
在《水浒传》这部作品中,梁山的百单八将中并没有托塔天王晁盖的身影,也没有白衣秀士王伦。然而,根据《大宋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的记载,晁盖不仅是梁山军的创始人之一,还和宋江一起受了招安。北宋末年的太学博士李若水曾亲眼见过晁盖和宋江,他在书中提到配资盘,宋江等人受招安时被封爵,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杀人放火金腰带,想做官,受招安”便成为了广泛的批评。
在宋江等人受招安后的封爵中,《宋江三十六人赞》给予晁盖较高的评价,称他为“铁天王”,并用“毗沙天人,澄紫金躯”来形容他。毗沙天人,也有解释为佛教中的维摩诘菩萨,常用来形容精通佛法的人。从龚开的评价来看,晁盖显然比宋江更有威望:“不称假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专犯忌讳?”这表明,晁盖在当时的形象远比宋江高贵。
展开剩余71%事实上,宋江虽然以“保义郎”这个职位受封,但这个官职的实际地位非常低。根据《宋史》中的记载,“保义郎”的工资远低于宋江日常的开销,甚至不够他在酒楼里喝一顿酒的费用。这反映出宋江的野心和实际的困境。相比之下,晁盖则并无如此野心,他更看重的是与兄弟们共享欢乐,而非追求官职和权力。他的目标也许仅仅是与梁山的兄弟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宋江则通过招安、冒险积蓄力量,试图用这些来交换更高的地位和利益。
从梁山的局势来看,若是晁盖继续领导梁山,可能会使梁山的命运完全不同。有人认为,如果晁盖一直稳坐寨主之位,梁山的兄弟们也许会选择静观时变,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与岳飞、韩世忠这样的抗金力量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外敌。事实上,像岳飞和韩世忠这样的将领,在其麾下也有不少来自梁山的豪杰。因此,晁盖在这样的军队中,虽然地位可能低于牛皋和杨再兴,但他肯定不会被轻视。
然而,现实中宋江的招安选择决定了梁山最终的命运。在《水浒传》里,宋江不仅仅是一个被招安的英雄,他的结局充满了悲剧色彩。宋江在征方腊的战役后便不见了踪影,而《水浒传》中的另一个版本则暗示他是被高俅和杨戬毒死的。对于这些历史的变化,最重要的是晁盖的去世,预示着梁山的最终结局。晁盖的死亡,象征着梁山好汉的命运早已注定,而这一切的背后,其实也映射出宋江对于权力的追求和不择手段的行为。
晁盖的死,是《水浒传》中不可避免的转折。若晁盖没有死,宋江不可能通过招安走到最后,梁山也可能有不同的发展路径。毕竟,晁盖不像宋江那样为自己谋求个人的荣华富贵,而宋江的行为则更多地是通过算计、背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的形象复杂且多元,不仅仅是英雄,更带有许多灰色地带。他们的行径常常让人理解,也令人深思。尤其是像董平、李逵、王英、孙二娘等角色,虽然在传统道德中不被看作是正面人物,但他们在梁山的集体精神中却占有一席之地。
总的来说,晁盖若继续领导梁山,或许可以避免梁山的破灭,但历史的车轮早已驶向了不可逆的方向。宋江的招安与背叛,带来了梁山好汉的悲剧命运。而这些人物的性格与选择,让他们成为了历史中独特的一部分。
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答案,梁山好汉的结局已注定,但晁盖若不死,梁山是否还能存在?宋江是否能够一直与晁盖共事?这些问题仍然留给我们许多想象的空间。
发布于:天津市怀远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