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洞坡金矿的故事始于1976年。这座位于桐柏县朱庄镇的"黄金矿脉",历经48年开采,已发展为集采矿、选矿、冶炼及加工于一体的综合型矿山,核定年产能14万吨,2024年更创下年产黄金500公斤、白银3500公斤的亮眼成绩。
如今,这座"功勋老矿"迎来关键转型——河南银洞坡金矿联合威海晶合数字矿山,投资1000余万对全系统实施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含智能化提升系统、智能化排水系统、智能化通风和压风系统、智能化电力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环境监测系统7大类集成系统,100+传感器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安全生产与高效运营注入新动能。
展开剩余80%七大系统骨架,地下矿山装上智慧中枢
区别于传统矿山的人工巡检+经验决策,银洞坡金矿的智慧化改造以"1个平台+N个子系统"为核心,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智能管理体系。
依据矿山智能化建设标准,晶合为银洞坡金矿打造集生产调度、设备远程监管、安全监测监控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安全指挥中心综合平台管理系统,连通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进行远程自动化智能化集中控制和统一调度。
智能安全指挥中心:
集成七大类核心系统——保障人员安全的人员定位系统精准定位井下作业人员位置,误差小于0.3米;守护设备运行的提升/排水/通风压风/电力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负载、自动调节参数;预警风险的环境监测系统24小时捕捉瓦斯、粉尘、地压异常,所有数据通过万兆工业环网实时汇聚,形成一张图全景监控。
三级管控机制:
通过"综合平台-上位机监控-现场自动化控制"的立体架构,实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流程闭环。
目前,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项目已完成全系统施工、平台部署与测试,自评得分93.9分。经南阳市应急管理局、桐柏县应急管理局组织相关专家按《河南省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评估办法(试行)》现场评估,系统综合分类为Ⅲ类矿山,达到验收标准,顺利通过智能化矿山验收并交付使用,为确保矿区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人工跑到系统管,银洞坡金矿的智慧化改造不仅为自身发展按下加速键,更成为非煤地下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可复制样本。
作为参与项目建设的矿山安全监测领域企业,我们始终相信:科技的温度,是让每一座矿山更安全、更高效、更有生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矿山智能化领域,用创新技术为更多矿山点亮"智能之光"!
晶合相伴,安全同行
++智慧矿山领域专家++
更多资讯,点击关注不迷路
END
威海晶合数字矿山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合”)于2012年正式成立,公司总部坐落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中韩自贸区的核心区域——山东・威海。作为一家技术密集型企业,业务覆盖面广,从设计研发、到“智造”销售再到售后服务,有着完善且具体的管理体系,公司专注深耕智慧矿山、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等领域,并成功塑造了极具影响力的【矿山之星】品牌。
公司的业务版图不断拓展,目前已在内蒙古、云南、甘肃、四川、湖北、新疆等多地设有子分公司,并且还在继续积极在其他各地开展分公司办事处,以本地化的服务团队,为不同地区的客户提供更高效、更贴心的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影响力与服务能力。
公司凭借卓越的创新实力与技术优势,先后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认定,充分体现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发展潜力。同时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确保了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高标准。公司始终将技术研发与创新视为发展核心动力,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 、山东大学等国内多所知名高等院校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公司持续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
目前,公司已拥有13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 ,其中包括40余项授权国家技术专利以及9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这些成果彰显了公司的技术实力,也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公司被评为软件领军企业,进一步巩固了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同样还荣获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等荣誉称号,并建有“软件工程技术中心”、“智慧矿山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矿山安全监测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创新工作平台,为公司技术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了多项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
公司在科研领域成果斐然在线炒股-开户配资,主持了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成果和科技化产业发展项目,先后荣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10余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项,部分关键技术更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行业内树立了卓越的技术标杆。
发布于:山东省怀远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